一场盛会开启一个梦想,一个梦想助力一次飞翔。9月19日,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徐州隆重举行,奥体中心主体育场4万观众座无虚席,鼓声激扬、翻板变幻、色彩斑斓、大气磅礴,蔚为壮观的开幕式让人为之震撼,作为徐州人,一个词,骄傲!作为徐高师更骄傲!因为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近千名师生成为开幕式的主角,参加了第三章《风壮中华》的演出。在铿锵有力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旋律中,身着高铁、空姐、矿工服装的同学们,踏着节拍,舞动身姿,桃红、湖蓝、明黄、蓝天、白云、大红跑道,绚烂的色彩掩不住学子们的靓丽俊朗,灿烂的笑容展示着对徐州未来的自信,现场掌声雷动、高潮迭起。会后,组委会、记者们纷纷为徐高师学子们点赞叫好。
参加省运会是市委、市政府对徐高师的充分信任,更是展示学校形象、师生综合素质的难得机遇,徐高师师生以出色的表演、优秀的道德素养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无愧于百年徐师的深厚底蕴,无愧于“虚心实力”的百年校训。
让我们记住这些时间:从5月至9月19日,历时4个多月,跨越四个阶段,学习动作、集体合练、暑期强化、奥体预演,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看到的是日新月异的训练成果,看到的是徐高师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众擎易举,看到的是从最初“小我”的参与,升华为为省运会、为徐州添光增彩的“大我”精神。
让我们记住910余名学生:其中艺术系音乐班和学前系全员参与,文理系11级4个班2/3的学生全部参与,外语系从4个年级中选出优秀学生参加,还有已经进入“5+2”专升本班学习,仍然坚持训练的30多名学生。尤其是50位先期选拔学习的小编导们,他们既是小教师,又是团队骨干,从学到教,从组织管理到领发物品,尽职尽责,吃苦肯干。在表演组最急需男生的时候,文理系10级全体男同学,全部服从学校安排。还有替补的10余名同学,始终和队员们奋斗在一起,协助老师做好后勤。910个学生就是910颗闪光的金子,是他们用汗水和泪水、用勇气和担当筑起了成功的金字塔。
让我们记住负责此次训练的教师们:王静、杨平、郁光磊、陈万征、王海飞、李素芳、赵晨雨、齐敏、朱红戈等老师,还有那些为此次排练做好后勤、生活、安全、车辆保障的相关负责同志们。他们放弃一个个休息时间,耐心指导,与同学们一起顶烈日、淋秋雨,同甘共苦,他们早来晚走、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他们是幕后的英雄,模范践行着师德的责任和风范。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烙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参加训练的师生们仍然记得一幕幕场景。期末考试前夕,天气酷热,同学们学习训练两不误,在所有参演高校中最早完成了合练任务;开学前,徐高师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省运会导演组预计两周完成的任务,导演组建议其他高校向徐高师学习;在奥体彩排,每次徐高师都是一次过关。打好提前量,把握关键点,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保证100%的出勤率是徐高师成功的秘诀。开幕式结束后,组委会工作人员来到徐高师候场区,看到摆放整齐的演出服装,整洁的卫生环境,有序的学生离场,情不自禁地说:“我是最幸运的,因为我负责组织调度的单位是徐高师”。
1302班的陈梦天同学发烧39.6度,烧成肺炎,在开幕式前3小时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挂水,但是吊水未打完,她就拔下针头,在开演半小时前赶回现场,她说:“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不想错过”,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同学们难以忘记的是在奥体中心的8次训练,每次都长达10个小时以上,挤在无座的交通车上、早中晚一色吃腻的汉堡包、疲惫了席地而睡的身影、晚间十点归来后爆满的澡堂……这些成就了演出的光彩,这些也成为同学们青春时代最珍贵的记忆,这些也将载入徐高师的史册,成为历史的骄傲!
团结就是力量,奉献铸就辉煌,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展示,传承的是拼搏的精神、昂扬的力量和当代师范生高尚的价值观,相信这些参加演出的学子们将会在徐高师精神的激励下取得更多的灿烂辉煌!
